18片,不是18禁!「18」是我本月看電影的總量。截至目前為止,已經看了大大小小共10部影片,長片包括色戒、熾愛、在黑暗中漫舞、是我嗎/媽(紀錄片)、夢十夜,短片有女性影展的魔魅峽谷、穿過後、他.她、命中注定要出櫃、巴黎奇遇。未來幾天,還有影展和計畫或非計畫的片子要看:我的小小鋼琴師、9歌、獵物、選票對話錄、幸福的敵人、快活家事、女傭紀事、安東尼雅之家,共8片,結束。

全部列出來,是想知道自己有多瘋狂。數量之多,大概把未來25年份的電影都看完了。

怎麼會這樣呢?一時衝動買了影展套票,一時幸運得到電影贈票,一時大意答應和朋友看電影,再碰上原訂計畫要看的影片,就全部擠在一起了。

總得來說,目前為止看的影片,都算挺不錯,發人省思亦兼具娛樂性質,還可以充實個人的部落格;缺點是,荷包大縮水,每天都在看電影、寫感想(不敢說影評)的結果,就是其他事都不用幹了。

最近常看其他人的影評或心得,給我這樣的感覺:選擇看什麼電影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,可以反應一個人的生活經驗、思考模式及個人所學。有些大同小異,有些則表現出根本上的歧異。所以,看別人怎麼寫、寫什麼還挺有趣,問的問題、問問題的方式、切入的角度,幾乎可以映照這個人的基本個性。

就拿我來說吧,我介紹影片時,很容易連枝微末節都寫出來,一段可以解決偏偏寫到兩段,這代表有時候我想太多;我的句構也有點複雜,立論時,我習慣用「是…而非…」或「並非…而是…」,這類正反併陳的方式寫作,這樣的好處是文意清楚,壞處是句子落落長,不易閱讀(你看,連這句也是正反併陳)。我很習慣先寫出自己反對的意見,再「撥亂反正」。這是我的思考習慣。通常,在文章的最後,我會把個人所學的皮毛拿出來秀,但是又秀得不夠深不夠廣,表示我學藝不精。

仔細看我第一段開出的片單,色戒、熾愛、9歌等幾部片幾乎有一個共同的主題,都是談論性/愛兩者的關係。我從這些影片中看到部分自己,在闡述該片的觀點時,也是整理我的生活、我的觀點。

我也喜歡看溫馨小品,題材很硬的如政治性、諷刺性或是環保意識很強的也會看,悲劇總讓我哭得希哩嘩啦,喜劇也讓我笑開懷。我會上電影院看大製作的好萊塢片,所謂「大師級」或「得獎片」的歐美、台灣電影也會看,不過有陣子我很討厭衝著「大師名號」去看電影,每次有人跟我說「是XXX拍的」,我就反感,好像我不知道這個人很無知(還是我又想太多?管他)。

我的確跟電影不熟,也沒那麼熱愛電影。我沒辦法分析導演一貫風格、背景畫面有什麼含意、和原作有何差異,只能從自己出發,去體驗、去感覺,遇到不清楚的地方Google一下,讓自己增加一點知識,或看其他人的精闢評論,學習從不同角度看事情,甚者,瞭解主流的白目思想是什麼,如此而已。

所以,希望瘋狂的電影之月,可以有驚無險、平平安安地度過,行有餘力之餘,充實自己的部落格,記錄自己所想。


(謎之聲:你不寫論文啦?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.J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