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怡志(richyli.com出處/台灣記協 目擊者電子報 第41期

Blog
最近真的是紅到不行!你應該……也聽過了吧?一開始,原本只是一種網路書寫的方式,但是從去年底開始,忽然間大家都在談Blog、也彷彿大家都有Blog,但這真的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,還是舊瓶又裝了新酒?

什麼是BlogBlog這個字為Web-Log(網路日誌)的縮寫,最早是由Jorn Barger1997年開始使用,說舊瓶並不為過。而Web-Log(或Weblog)在1999年起被縮寫成Blog,漸漸開始成為網路日誌的代稱,2003年被收錄至牛津英語字典中,2004年被韋氏詞典選為「word of the year」。Blog在台灣被稱為「部落格」,也有人稱之為「網誌」,而撰寫Blog的人稱為Blogger,台灣有人稱其為「部落客」或「博客」、「網誌作者」等等。

從形式來看,Blog並不是什麼新奇的東西。雖然網路上一直有人為了「什麼是Blog、什麼不是Blog」,或「誰是Blogger、誰不是Blogger」而爭論不休,但只要是在網路上發表、具有日誌、日記性質的,都是Blog

目前所謂的「Blog」,大多是透過專門的出版工具而產生,這就是「新酒」了。絕大部分用網人使用的是免費的機制,例如GoogleBlogger.comMSNSpacesYahoo!360,或台灣本土的無名小站、樂多等等。這種機制最大的好處就是將學習與技術門檻降到最低,只要申請一個帳號,幾分鐘內就能夠將自己的文章張貼至網路上。

延伸的閱讀機制

由出版工具產生的Blog,最重要的核心當然是文章本身,或稱為張貼、Post等,與早期出版機制不同的是,每一篇Blog的文章都有獨立的網頁、網址,或稱為Permalink。雖然是文章,但網路上的文章,就是跟平面不太一樣。網路文章能夠連結,而且「不吝連結」,任何曾經為這篇文章做出貢獻的其他觀點、想法、資訊,都可以給個線索,連結出去。這一點點小小的不同,卻是Blog及其衍生出的各種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。

單靠連接,Blog的互動性還不夠。大致上Blog每篇文章都還提供兩種互動的機制,首先是文章下方的「迴響」(Comment),讓讀者可以直接發表意見,不論是支持、反對或提供更多的資訊,都可以在此處完成。

另外一個互動機制稱為「引用」(Trackback)。Blog大部分的機制在「前網路時代」都已經出現,引用卻是一個在Blog上才比較廣泛利用、遲至2002年才提出的觀念。網路上文章互相連結、引用的情況很多,但是被引用、連結的一方,卻常常不知道「誰引用了我的文章」。簡單來說,Trackback就是串連兩篇不同文章的一種方式,例如甲在Blog寫了一篇文章後,乙隨後也在自己的文章引述了甲的看法,這時候乙可以透過引用來「通知」甲的Blog,並且在甲的文章下方看到乙在Blog上的相關文章。對於讀者而言,也可以看到這篇文章在什麼地方發芽、生根,是另外一種的閱讀體驗。

寫手竄紅不靠傳統媒體

其實早在十年前網際網路初興起時,就已經有人開始撰寫網路日誌,不過當時都稱為「個人網站」。個人網站當然可以擁有Blog的所有特性,不過花在工具上的時間比書寫還多,就好像報社記者自己寫完稿後,還要編輯、排版、製版跟印刷。相對的,Blogger可能只要花5%的時間在出版上,另外95%的時間拿來書寫,而且不限地點。

也因為架設Blog十分簡單,根據估計,全世界到2005年結束前,會有3400萬個blog,在台灣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,但隨著Blog供應商的快速增加,以台灣用網人的十分之一來估計,最少也會有120萬個Blog

雖然Blog講究平等、去中心化,不過就跟現實社會一樣,不同的Blog享有不同的地位。美國愛德曼公關公司分析,目前Blog可以大致分為幾種,首先是傳統媒體人開的Blog,由於這些人在現實社會中已經具有權威,所以Blog能夠立刻帶來流量,並再度取得發言權。另外一群人,則是直接在網路上取得發言權,可以稱為「ABlog」,竄紅完全不靠傳統媒體,而且一旦取得地位,就比較不容易被取代。另外二種Blog則分別是由公司(例如Google)或純粹為廣告(如Gawker)而設立的Blog,個人性質較淡。

一般群眾的Blog,也可以分為「普通百姓」跟「主題式Blog」二種,但這種散戶或許才是未來網路生態的決定者。

公民新聞需要更多實踐

當這麼多的人都開始密集發表個人意見時,套句馬克斯的說法,勢必「從量變到質變」,並且在幾個地方體現。

首先,是閱讀網頁的方式會改變。現在的報紙已經厚厚一疊快要看不完了,這麼多的Blog,誰能看得完?的確,看不完!但透過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訂閱真簡單),卻能夠加快閱讀的速度,只要透過專門的軟體或網站,一天讀完500Blog不成問題。

無數的虛擬社群後,傳統媒體將有部分功能被取代,屆時人人都可以是記者,廣大的群眾也可以加入、改變所謂「新聞」的產製方式,現在習慣將這種過程稱為「公民新聞」(Citizen Journalism),但公民新聞要如何發展、最後要如何與傳統媒體分工,還需要更多的實踐來證明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.J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